中心新闻
发现 “肌肉-表皮-胶质”信号轴调控突触空间特异性

脑科学前沿中心PI、复旦大学邵志勇团队在调控突触空间特异性信号通路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4月7日,中心署名成果在线发表于elife杂志上。突触连接具有高度特异性,建立在特定神经元之间的特定空间位置。前期在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中发现上皮细胞中唾液素同源蛋白CIMA-1通过胶质细胞调控突触空间位置的特异性,即突触特异性受到上皮细胞-胶质细胞轴的调控(Shao et al.,Cell 154:337-350,2013)。然而其它组织是否参与突触空间特异性调控并不清楚。通过正向遗传筛选,邵志勇团队最近发现了体壁肌肉-胶质细胞轴也调控突触空间特异性。肌肉中表达的保守的ADAMTS家族金属蛋白酶MIG-17通过调控基底膜影响胶质细胞形态,进而调控线虫神经环(类似高等动物的大脑)中突触空间特异性。结合上皮细胞-胶质细胞轴对突触特异性的调控,我们总结出上皮细胞-肌肉-胶质细胞轴调控突触空间特异性。因为上皮细胞-肌肉-胶质细胞轴是在个体长大过程中调控突触空间特异性,因此称之为突触异速生长(Synaptic allometry)(elife,2020, doi: 10.7554/eLife.55890,中心署名)。